羅永浩連發7條微博追打西貝:敵人在廚房,不在我!
【資料圖】
咸魚哥隨筆
“15道菜吃了13盤,轉頭就罵娘,老羅這波是真·吃飽掀桌!”——昨晚熱搜001,笑瘋網友。64歲羅永浩,直播剛下播,凌晨又發七條微博,把西貝按在地上反復摩擦:什么“1.8人作戰大會”,什么“敵人居然是我?”句句帶刺,刀刀見血。西貝老總賈國龍也不慫,直接甩小票:你丫不是說全是預制菜嗎?那咋還吃得盆底朝天?一場“預制菜羅生門”瞬間升級:老羅喊“標注透明”,西貝喊“商譽受損要上訴”。網友瓜都吃撐了:到底誰撒謊?我們以后下館子,還能不能安心點盤蔥爆羊肉?別急,今天給你拆個底朝天——小票、數據、法規、生意經,一個不落??赐昴阍贈Q定:站老羅,還是站西貝,還是干脆回家煮泡面?
“老子掏錢吃飯,連是不是現炒都沒資格知道?”
9月10號中午,羅永浩帶著同事,沖進西貝中糧祥云小鎮店,15道菜風卷殘云,只剩兩盤沒光盤。臨走還夸“挺好”,轉頭就發微博開炮:你家幾乎全是預制菜,還賣這么貴,良心不會痛?
這條吐槽,比小米發布會還爆——24小時沖了6億閱讀。西貝老總賈國龍連夜跳出來:胡說!按國標,我們一道預制菜都沒有!你傷害我商譽,等著收律師函!還把點餐小票曬了個精光:時間、桌號、菜品,連“少鹽”備注都一清二楚。
我盯著那張小票看了三遍,腦子里就一句話:真香現場。
老羅也不是吃素的。12號晚上,他打開直播,背景大字明晃晃——“不反對預制菜,只要知情權”。一句話翻來覆去:我自己也賣預制菜,但得讓消費者明明白白。順手甩出研究報告:西貝這類連鎖,預制占比八成以上。彈幕瞬間刷瘋:“原來我吃的莜面魚魚,可能半年前就在內蒙凍上了?”
這里插一句我的看法:預制菜本身不丟人,丟人的是“你偷偷預演,卻讓我買單現炒的錢”。
賈國龍顯然不同意。他掰著指頭算:廚房統一配送、門店二次加熱,按現行法規,確實不算“預制菜”。國標里只對“工業化預包裝”有要求,餐廳后廚再加工,打擦邊球沒毛病。所以老羅喊“標注”,西貝喊“冤枉”,兩邊都有底氣,也各有算盤。
直播間里,老羅給出“妙計”:要么堂食別用預制,要么大字標明“本品提前料理”。一句話,讓選擇權回到顧客手里。我舉雙手贊成——去理發店還得問“燙不燙”,憑啥下館子就得盲盒?
可現實啪啪打臉。業內朋友告訴我:連鎖餐飲要是真把“預制”倆字貼菜單上,營業額掉30%以上。大家嘴上說“只要好吃就行”,身體誠實得很——一看“預”,立馬覺得不值。西貝敢硬剛,也是摸準了這股“真香又真嫌棄”的人性。
再說錢。西貝人均120,一份莜面魚魚48,如果告訴你這盤菜成本不到8塊,冷凍保質期12個月,你還愿不愿意掏?老羅正是戳破這層窗戶紙:可以賺,別把我當冤大頭。
法律層面,目前還真沒有哪條規定“餐廳要求標注預制”。去年深圳試點過,后來也無疾而終。老羅直播呼吁推動立法,彈幕清一色“支持”。我看夠嗆——立法節奏慢如牛,等條文下來,預制菜都迭代到5.0了。
那消費者現在能干啥?我支三招:
看廚房透明度?,F在不少品牌做“明檔現炒”,一眼能瞅見火苗。
問服務員。別害羞,張嘴就問“是不是現做”,對方支支吾吾,基本坐實預制。
認口感?,F場爆炒的鍋氣味兒,和統一醬料包還是有區別,多吃幾次就能吃出來。
寫到這兒,肯定有人懟:你憑啥要求便宜又現炒?商業社會,方便、成本、標準化才是王道。對,我承認,預制菜是趨勢,廚房是效率,但“效率”不該成為蒙人的借口。就像老羅說的:知情權不是矯情,是底線。
最后放句狠話:如果西貝們繼續玩文字游戲,下次被錘的,可就不止一個羅永浩。畢竟,網友的眼睛是雪亮的,錢包也是誠實的。真把大家惹急了,分分鐘用腳選——隔壁蘭州拉面、黃燜雞米飯,照樣活得風生水起。
所以,下次進西貝,你會張嘴問“是不是預制”嗎?還是會像老羅一樣,先吃個盆底朝天,再上網開炮?留言說說,我每條都看。